当前位置: 乌拉盖管理区委员会 > 管委会信息公开 > 管委会信息公开目录

乌拉盖管理区“十一五”旅游业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图)

索引号:11152500011662413F/2007-00032

所属主题:

发文机关:

发文字号:

成文日期:

发文日期:2007-06-13

编制说明 


      乌拉盖管理区“十一五”旅游业发展规划的编制主要是依据国家、自治区发展旅游业的方针政策以及发展旅游业的精神、要求,结合管理区旅游业发展现状,在深入剖析发展旅游业的优势、劣势、存在的困难、问题等各方面因素的基础上,确立了“十一五”期间发展旅游业的指导思想、奋斗目标、重点建设内容以及保障措施等。

      到2010年,管理区将实现旅游业务收入3000万元,占第三产业的10.34%。接待游客75000人次,按4个月的旅游期120天测算,每天约接待游客600人次,人均消费约450元。

      以“十五”末旅游业务总收入330万元和接待游客18300人次人均消费180元为基数,结合“十一五”期间旅游景区的逐步开发建设,接待能力、消费水平的逐步提高并考虑管理区第三产业44%的总体发展水平,以年均55.56%(总收入)和33%(人次)的增速稳步发展。

      随着旅游景区的建设和旅游活动的开展,到2010年,预计旅游业直接就业人数达到300人,间接就业1500人次,随着各旅游景区、旅游企业的逐步开发和发展,结合2010年的接待游客量,预测到2010年,管理区旅游从业人员将达到300人,根据国家旅游局对旅游行业从业人员1:5的带动作用间接就业将达到1500人。

      “十一五”期间,各场、镇旅游景区的逐步开发,游客量逐年增多。随之带动旅游市场主体企业的发展,到2010年将建立2家旅行社、6家旅游宾馆、2家旅游公司、5家旅游商店。

                                                           乌拉盖管理区旅游局

                                                        二○○六年三月二十四日



 

 

乌拉盖管理区“十一五”旅游业发展规划

(2006——2010)

      “十一五”期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战略提升期,为此将产生新的旅游消费需求,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也将不断提升。面对良好的发展机遇,开发好、利用好乌拉盖的旅游资源,使其尽快转化为经济优势。逐步将旅游业培育为管理区第三产业的龙头产业。为管理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因此,制定科学合理的“十一五”旅游业发展规划,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发展状况

       

      “十五”期间,管理区旅游业基本处于起步阶段。自2002年以来,管理区党委、管委会对发展旅游业给予了高度重视,特别是近年来,在项目策划、编制、宣传、促销方面逐渐加大了资金投入力度,使管理区旅游业各项基础性工作取得一定进展,旅游业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截止到2005年末,实现旅游业务收入329万元,是2000年的8.2倍,年递增52.4%;接待游客18300人次,是2000年的3.7倍,年递增29.6%。“十五”期间,主要在以下几方面取得新进展:

      高度重视旅游项目规划编制工作。立足资源优势,确立了乌拉盖水库休闲度假旅游、贺斯格淖尔草原生态旅游、白桦林狩猎旅游、蒙古八旗大营旅游和博力彦神泉旅游五个重点开发项目,先后投入14万元聘请有关部门编制了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和《乌拉盖湖(水库)旅游风景区总体规划》。

      狠抓旅游重点项目建设工作。乌拉盖水库旅游景区已投资220万元,修建难行路段70公里、投放鱼苗20余万尾,为全面启动水库旅游项目建设奠定了基础;博力彦神泉旅游景区投资120万元,重点架设输变电线路11公里、建筑大型固定蒙古包1座,购置可移动蒙古包、情侣包15顶,同时,整修美化了博力彦泉,自2005年投入运营以来,共接待游客3100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3万元;贺斯格淖尔草原生态旅游区,投资140万元,整修难行路段13公里,投放鱼苗20余万尾,为今后旅游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布日都“牧人之家”旅游点,累计投入资金13.3万元,主要用于购置蒙古包、蒙古服饰、弓箭、包内饰物、修建景区大门等设施、设备。自2004年投入运营以来,共接待游客4000余人(次),实现旅游业务收入11万元。

      强化旅游宣传促销工作。“十五”期间,管理区先后投入7万余元,摄作了《世界上最好的天然草原》宣传画册、《走进乌拉盖——感受世界上最好的天然草原》电子光盘和乌拉盖旅游资源宣传扑克牌和旅游招商项目、宣传促销材料等。通过中国民营企业网、中国招商引资网、锡林郭勒草原旅游网、参加项目推介会、旅游交易会等各种形式加大宣传促销力度,努力打造“世界上最好的天然草原”这一品牌。

      加大旅游企业的培育和从业人员培训工作。管理区洗尘宾馆负责人经过自治区旅游行业培训,已考取国家旅游局颁发的宾馆、饭店经理资格证和旅行社经理资格证,2005年,洗尘宾馆已着手进行资产评估等前期准备工作,为开办国内旅行社打下了基础。在导游员培训方面,管理区有2名待业青年分别考取国家级、盟级导游员资格证书。举办了“管理区首期宾馆、餐饮行业服务技能培训班”,通过培训有效提高了餐饮服务行业的服务技能和服务水平。

       “十五”期间旅游业各项基础工作的不断完善,为“十一五”旅游业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但由于起步晚,旅游业总体发展水平较低,存在着许多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

旅游基础设施落后,是旅游业发展的瓶颈问题。最突出的是旅游景区与交通干线间的连接道路较差,可进入性极差,同时旅游景区内的供电、供水等基础设施建设问题都没有解决,成为直接影响旅游景区建设和招商引资的突出问题。

      对投资的引导不够,没有形成多渠道的投资体制。管理区尽管对旅游业的重视程度有了很大的提高,却受地方财力和体制上的制约,在项目资金投入,特别是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政府引导性投入和先期投入严重不足,致使硬件环境建设对社会资金和招商引资吸引力度不够。 

      开发粗放,缺乏精品。管理区目前还没有形成特色鲜明、自成一家的旅游产品,没有把良好的资源优势转化为产品优势,对旅游市场没有形成强劲的吸引力。

      人才匮乏,管理不善。管理区无论从旅游决策层、管理层、导游队伍以及旅游服务等各个层面的人才严重不足,成为制约旅游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对外宣传力度不够。管理区有着世界上最好的天然草原,由于旅游业起步晚,对外宣传力度不够,致使外界的知名度、影响力不高。

      对发展旅游业的认识不够。特别是当地居民,有身在芦山不知处的感觉,对当地的资源优势视而不见,开发意识淡薄,在参与旅游、维护旅游、保护环境、创造环境等方面的意识不强。

      对项目的规划,包装投入不足。现对外发布和招商引资的四个旅游项目可研均未取得资质部门的认证,对外招商引资受到一定的影响。

      二、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以生态保护为重点,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努力打造旅游精品,加大旅游市场主体建设力度,不断完善旅游接待设施,提高旅游服务质量,逐步提升旅游产业的带动功能,力争为管理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三、奋斗目标

      ——到2010年预计接待游客7.5万人次,年均增长33%,其中过夜旅游人数5万人次。

      ——实现旅游业务收入3000万元,年均增长55.56%。

      ——占第三产业的10.34%。

      ——旅游直接就业300人,间接就业1500人。

      ——到2010年末,发展旅行社2家,旅游宾馆6家,旅游公司2家,旅游商店5家。

      四、建设重点

      “十一五”期间,重点建设以乌拉盖湖(水库)休闲度假旅游区为龙头,以贺斯格淖尔草原生态旅游区、博力彦神泉旅游景区、布日都(天鹅湖)旅游度假区、白桦林狩猎旅游区为辅的各具特色的五大旅游景区;在旅游市场主体培育上,重点培育一批服务设施、服务水平较高的星级或经济型饭店(酒店)、旅游服务公司、旅行社、旅游商店等企业。经过几年的发展,形成以乌拉盖湖(水库)旅游区为中心,辐射带动贺斯格淖尔草原生态、博力彦神泉等旅游景区并与周边盟市形成资源共享,区域互动的发展格局,使管理区形成草原特色旅游胜地的雏形。

      (一)景区景点建设

      1、乌拉盖湖(水库)休闲、度假旅游项目

按照乌拉盖湖(水库)旅游风景区总体规划布局与建设内容,结合旅游业发展现状,主要在迎宾区、水上游乐区、民族风情区和别墅区重点建设项目,预计完成投资2000万元,到2010年,预计接待游客15000人,实现旅游业务收入700万元。

      2、博力彦神泉旅游景区

      项目计划总投资1280万元。“十一五”期间,重点建设S101省道至景区11公里柏油路、修建景区大门、战车式固定蒙古包、赛马场;购置配套可移动蒙古包、情侣包等设施设备。项目建成后年接待游客12000人(次),实现旅游业务收入550万元。

      3、贺斯格淖尔草原生态旅游项目

      项目预计总投资1330万元。充分利用贺斯格淖尔湿地保护区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和生态环境,开发草原生态旅游项目,在逐步完善各项基础设施建设的基础上,打造中国北方最大的草原生态观光景区。到2010年,年接待游客6000人(次),实现旅游业务收入300万元。

      4、布日都(天鹅湖)旅游度假区

      以现有屹昌公司宾馆楼主体工程为支点,建设高标准、休憩、娱乐、疗养于一体的星级饭店(酒店),依托布日都(天鹅湖)和谐、自然的天然景观开发度假、疗养型旅游产品。建钓鱼台、观鸟台、整修环湖生态路、设置观光、休憩场所等。到2010年,预计接待游客3000人(次),实现旅游业务收入120万元。

      5、贺斯格乌拉白桦林狩猎旅游区

      该区旅游资源独特,发展特种旅游的潜力比较大。要以原始次生白桦林为中心,有效利用众多动植物和原始森林等独特景观,建设高标准的旅游设施,开发狩猎旅游。到2010年,预计年接待游客1000人(次),实现旅游业务收入50万元。

      6、“牧人之家”景点建设

      积极引导“牧人之家”旅游点的建设发展,按照星级“牧人之家”的评定标准,不断提升“牧人之家”的产品档次、服务水平。“十一五”期间新建 “牧人之家”2—3家。2007年在哈拉盖图农牧场建1家,2008年乌拉盖牧场建1家。

      (二)市场主体建设

      1、旅游饭店

随着各旅游项目的开发建设,采取市场化运作的方式,建设高档星级或经济型饭店(酒店)5—6家,同时,积极发展大众型、中低档旅游餐馆。为加大乌拉盖饮食文化的宣传,挖掘特色菜肴资源,丰富品种,提升文化品味,引导业主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将饮食和观光相结合,推出美食一日游等特色旅游线。

      2、旅游商店

在旅游商品开发上,要打破传统意义的“纪念品”就是旅游商品的观念,树立文化性、实用性、工艺性和纪念性四性兼容的旅游商品新观念。充分挖掘当地蘑菇、黄花、雪绒花等特色可食植物和药用植物等地方特产的潜在价值,使其商品化。“十一五”期末力争培育1—2种旅游商品,发展5—6家旅游定点商店。

      3、旅行社、旅游公司

通过政府引导,出台优惠政策,采取市场化运作的方式扶持发展2家旅游公司、1—2家国内旅行社。

      (三)旅游线路建设

      鉴于乌拉盖五大特色旅游景区所处区位及与周边重点旅游景区的差异性,并针对不同的客源市场需求,重点打造和开发以下境内外旅游线路:

      1、境内旅游线路

      ——草原生态观光游:巴音胡硕镇—阿尔善泉—贺斯格淖尔草原生态旅游区—返程

      ——民俗风情游:巴音胡硕镇—博力彦神泉旅游景区—“牧人之家”—返程

      ——欢乐水上游:乌拉盖湖(水库)迎宾区—水上游乐区—沙滩浴场—乌拉盖河漂流—休闲度假区(住宿)—返程

      2、境外旅游线路

      ——乌拉盖管理区—霍林郭勒市—通辽市—东北各大城市

      ——乌拉盖管理区—阿尔山度假旅游区—海拉尔—满洲里

      ——乌拉盖管理区—西乌旗—锡林浩特市—二连浩特

      ——乌拉盖管理区—西乌旗—赤峰—京、津、唐地区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把旅游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

       “十一五”期间,管理区要高度重视发展旅游业。建立领导联系项目、部门承包项目、场镇抓项目责任制,建立健全场镇级旅游工作部门,完善工作机制,全面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管理区要加大对三场、镇旅游重点工作的实绩考核工作力度,以此推动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二)保护生态环境,认真做好各旅游景区规划工作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发展草原生态旅游的载体,也是发展旅游业的潜力和希望所在。因此,景区(点)建设,必须在景区(点)开发的控制性详细规划指导下,按照规划分步实施,合理有序开发,杜绝垃圾建筑和破坏生态环境现象的发生。

      (三)加大宣传促销力度,努力提高乌拉盖草原旅游的知名度

      1、按照旅游产品的总体定位,实施“六个一”(一句口号、一张照片、一本手册、一张导游图、一首旅游歌)旅游形象工程,走政府引导、旅游企业主体市场化运作的促销之路。

      2、制定营销计划,通过网络、推介会、交易会、发放宣传品等多种形式大造声势,宣传乌拉盖草原旅游。

      3、加大与周边盟、市旅行社之间的联系、沟通、合作,延长旅游线路,逐步扩大和提升乌拉盖旅游的知名度。

      (四)加大政府引导性投入,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

      “十一五”期间,管理区将继续实施政府主导型发展战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适时建立管理区级旅游发展基金,将旅游业收入的一定比例再次用于旅游业配套建设投入,走以旅养旅之路,进一步加大对各景区、景点基础设施的投资建设力度,为旅游产业发展提供良好的发展平台,并积极争取国家的各项建设性资金力度,因地制宜地制定旅游优惠政策,并组织落实好政策,为项目招商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

      (五)加强旅游人才队伍建设,努力提高整体行业人员素质

      一是加强旅游经营管理队伍建设,不断提高经营管理水平;二是加强旅游服务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旅游服务技能和接待方式的整体水平;三是加强旅游商品开发经营人才队伍建设,开发好、利用好当地特色产品,促进旅游商品开发、设计、生产、销售的健康发展。 

      (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旅游项目建设进度

      在进行各项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通过网络、参加项目洽谈会、促销会、推介会和出台优惠政策等多种形式加大旅游项目招商引资力度,加快项目建设进度。

      (七)充分挖掘草原文化底蕴,提升旅游产品档次

      “十一五”期间,管理区旅游局要联合文化体育等部门深入挖掘当地民俗文化、草原文化、历史文化、知青文化,赋予旅游产品深层次的文化内涵,提升产品质量、档次,打造持久、鲜活的旅游精品。